主板是弯的?!

偶然一次机会,我拆开了我的NAS。然后发现,因为机箱太过劣质,主板安装的位置有一点变形,主板已经被槁弯了。大无语。
于是我就想换一个机箱。正好放假了,我就和我朋友去大战电脑城,20的价格搞下了联想的启天M5900机箱。
后面去淘宝查了一下,这个机箱基本都要50,还不包邮,运费都要35。这波大战电脑城血赚!
众所周知,品牌机的机箱一般做工都会比较扎实,并且有不错的风道,这就是我选择捡垃圾品牌机机箱的原因。
1737611108186.jpg
不得不说,这个机箱确实做工扎实,外观沉稳大气。挺不错的。
1737611108173.jpg
前面板通透的散热孔,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这款机箱的原因。
1737611116836.jpg
2017年12月出厂,不算特别老古董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收回了外观成色这么差,内部倒还挺干净。

确定升级计划

机箱已经搞到手了,接下来就是硬盘了。
原来的数据盘是两块3TB的硬盘组的RAID1。而我后面在有了NAS后,中奖获得了一块4TB的机械硬盘,再加上之前有一个UP送的4TB硬盘,这下不就可以组RAID1了吗?
虽然但是,这两块硬盘,一块是日立,128MB缓存;另一个是东芝,64MB缓存。但容量是一样的,所以理论上应该是没问题的。
至于系统盘,我打算抽掉我机架服务器的1TB希捷酷鱼。其实前面说的两块4TB的硬盘也是从机架服务器抽的,因为用不到,装上去一直闲置,有一个6TBSAS盘还没用到一半。。。
至于换下来的3TB硬盘?我的想法是丢到我另一台电脑上面去作备份盘,还有一块就插到我的机架服务器里面。
唯一不爽的是,我家里云128天的Uptime要被打破了。

进行升级

确定了计划,那我们就开干吧!
清理干净捡来的机箱,正是开始工作!

改跳线

联想的机箱有一个很阴间的点,那就是跳线不是标准的跳线规格。
由于我不需要前置的USB和音频,这两个不接就不接吧,没什么问题。但是开关,指示灯总得接上吧?其实不接也行,设置来电自启就是了(X)
反正就三组线:开关 电源灯 硬盘灯
去网上查一下联想机箱或者联想主板跳线的定义,直接自己魔改就行。
因为原来的跳线是杜邦线插在了定制的插头上,用细小的螺丝刀挑出来,然后也把旧机箱的插头挑出来,再根据定义,把线插到普通主板跳线接头对应的位置,就行了。
当然,你也可以去淘宝几块钱买一套转接线。
1737535849093.jpg

拆旧的NAS

一打开,灰尘,灰尘,还是他妈的灰尘!!!
太离谱了,开机一年的NAS,内部简直是出土文物!!!
出土的风扇:
1737536103298.jpg
1737536109216.jpg
出土的数据盘:
1737536117369.jpg
1737536179487.jpg
这就是直接用风扇对着硬盘吹的代价,温度很好看,即是夏天,,但硬盘恐怕不好看。

装机测试

过程我就省略了,装机这么简单的事情,谁不会啊?
看看效果吧:
1737611108196.jpg
为了保护数据盘,我的两个数据盘安装在原生的3.5寸硬盘位上面。系统盘通过支架装在了光驱位,固体硬盘就直接吊着了,反正固态硬盘无所谓。不多不少,刚刚好。
1737611108204.jpg
后面测试了一下,待机功耗变低了一些,应该是硬盘的功劳。当然,我去掉了一个风扇,应该也有影响。
40W变成37.5w了:
1737611132237.jpg

迁移数据

我用的CloneZilla进行迁移,选择device to device模式。过程很简单,跟着提示走就行了。后面启动系统后在cockpit控制台把/home的分区拉大就行了。
我只是迁移系统盘,数据盘需要重新组阵列然后再用rsync迁移数据。
把之前的两个数据盘插到另一台电脑,然后直接:

rsync -aAXvz -e ssh --info=progress2 /mnt/data root@192.168.1.233:/mnt/4T-RAID1/

这里我是按照权限的设置,SELinux的标签,全部都同步过去了,避免兼容性问题。
最后,各项服务成功启动,迁移完成!

投入使用的效果

拆开侧板和前面板:
1737611125796.jpg
1737611125809.jpg

后续:加了个风扇

虽然说品牌机机箱风道很不错,但是没有风扇光有风道也没用。
只靠电源的那个小风扇没办法降温,于是我在某宝花了7块钱搞了个磁悬浮风扇,外加5块钱搞了个PWM调速器。
再找个挡板,魔改一下,完美。调速旋钮伸出机箱,这样调节的时候就不需要拆开了。
1737950959568.jpg